导入数据...
钒钛首县 滋味盐边
时间:2022-07-12 00:00:00   来源:盐边县中学校   查看:4440

——盐边县情介绍

盐边是一颗雅砻江畔的璀璨明珠。盐边位于四川西南部、攀枝花中北部,地处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交汇区域,全县行政区域面积3269平方公里,辖6镇6乡88个村(社区),户籍人口20.96万,常住人口17.88万人。县城距市区30公里,至攀枝花保安营机场45公里,境内有成昆铁路及成昆铁路复线,G5京昆高速、G4216沿江高速及国道G353、G227,省道S470、S221,是攀枝花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交通枢纽,是攀枝花市主城区的“北部门户”。全县已探明矿种48个,其中钒钛磁铁矿探明资源储量42亿吨(占全市的55%),石墨矿储量1195万吨(占全市的43%),清洁能源装机总量428万千瓦(占全市的62%),有我国二十世纪建成投产最大的水电站——二滩水电站,是全国钒钛磁铁矿储量第一县、全国康养百强县、享受少数民族县待遇县。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省级乡村振兴先进县、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盐边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县。盐边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古老的“笮人”繁衍生息、播洒文明,是南丝绸之路、闰盐古道、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大笮县,清宣统元年(1909年)设盐边厅,民国二年(1913年)升厅立县。3000多年的历史长河、岁月悠悠,黄帝次子昌意降居若水,古滇古蜀文化交融,藏彝走廊民族迁徙,汉、彝、苗、傈僳等31个民族守望相助,笮山锅庄、苗族斗釜歌、傈僳族婚礼、仡佬族送年节等2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传承,绘就了绚丽多彩的笮山若水历史文化画卷。

盐边是一片发展强劲的产业热土。先后引进培育龙佰矿冶、雅砻江水电、宝武集团攀云钛、美利林耐磨铸造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绿色采选、清洁能源、钒钛新材料、耐磨铸造等主导产业,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钛原料供应基地、全球最大的EB炉集群和全国最大的钛金属EB熔铸基地,钛原料、钛化工、钛金属全产业链布局初步成势,正加快从钒钛资源大县向钒钛产业强县转变。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40.5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42128元、20419元,工业增加值、税收分别完成75亿元、11.9亿元,工业对县域经济贡献率近50%,居全市前列。

盐边是一个物华天宝的大地温室。盐边是全国五大热作区之一,地处金沙江—雅砻江流域“中国芒果金三角”核心区,盐边芒果“海拔最高、纬度最北、成熟最晚、品质最优”,是国家级出口芒果质量安全示范区。先后建成芒果、桑葚、茶叶现代农业园区,攀枝花水果区域公共品牌“攀果”公司以及田野创新、天府顶珍、宝桑园、威兰特等一批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加快集聚,拥有国家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锐华农业开发公司、中丝天成(攀枝花)公司。一年四季瓜果飘香,春有柑橘桑葚、夏有蓝莓西瓜、秋有芒果菠萝、冬有草莓枇杷,是中国名优农产品示范基地、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中国果桑之乡。

盐边是一张川派餐饮的美食名片。盐边美食麻辣鲜香、风味独特,亦川亦滇、自成菜系。源于好山好水孕育的绿色天然食材,加之传承千年的独特烹饪方式,盐边羊肉米线、盐边油底肉、盐边牛肉、盐边泡菜鱼成功入选全省100道“天府名菜”,各具特色的松露主题菌汤、箐河浑浆豆花、傈僳族手抓饭,以及铜火锅、红骨羊、全鱼宴等都是舌尖上的美味,“盐边一桌菜”已成为攀西地区独树一帜的餐饮名片,是川派餐饮创新发展先行区。

盐边是一方得天独厚的康养胜地。盐边素有“宝山秀水”之称,有海拔4915米的攀枝花最高峰柏林山,全县森林覆盖率65%,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7%以上,空气负氧离子数稳定在5000个左右/cm³,是中国气候宜居城市、中国天然氧吧。地处北纬26度最美风景线,天然温泉、高山草甸、万亩盘松、飞瀑林海、高峡平湖等自然人文景观星罗密布,有入选上海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全国最大18万亩野生杜鹃花海和四川省最美十大草原日都尼西草原。红格国际运动康养·温泉度假区享誉省内外,有全省最大的综合性亚高原训练基地,是知名的国际冬训天堂和康养度假胜地。

当前,盐边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围绕省委“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工作总思路,紧扣市委“一三三三”总体发展战略,聚焦“钒钛首县、滋味盐边”发展定位,立足“南开红格、北振渔门、做活县城”工作思路,着力打造攀枝花“一城”北部门户和“一区”重要支撑,全面推进安宁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力争早日把盐边建设成为雅砻江畔的璀璨明珠。

编辑:盐边县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