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助力 数字赋能
我校教师参培四川省能力提升2.0“国培2022”项目
巴蜀大地正繁花似锦,四月蓉城恰最美春光。2023年4月17日—21日,由四川省教师发展中心、四川省能力提升工程执行办公室主办、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承办的四川省能力提升2.0“国培2022“项目在成都市顺利举行。我校信息中心主任关向男参加了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提升培训。
政策导向明确目的
4月17日上午开班典礼后,四川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执行办公室副主任李雪为大家做了《2.0+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培训实施路径探索》的专题讲座。李主任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政策背景、实施情况、现实问题、实施建议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述。
四川省教育信息化与大数据中心(四川省电化教育馆)省工程办主任罗海峰的讲座主题为《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罗主任介绍了从国际到国内的教育数字化新趋势,国家推动数字社会建设的新举措。重点强调教育数字化转型已经按下快进键,教育人必须聚焦数字学习,全面提升自身的数字素养。
专家引领深度学习
在4月17日下午-19日,共有5位专家做了讲座。
四川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省级核心专家龙荣华的讲座《聚焦提升工程2.0评价体系构建,提升区域校本应用考核实效》,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提升工程2.0评价体系、以课堂为中心,提升校本应用实效、校本应用考核与测评的常见问题、区域校本应用考核与测评案例、课堂教学极简技术及其应用。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郭斌做了《基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学校信息化实施路径》的讲座。在讲座中他从数字化转型的背景和意义、数字化转型的内容和方式、学校信息化实施路径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四川师范大学智慧教育研究所周雄俊教授做《数字转型背景下人工智能助推教育发展》的专题讲座。周教授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及现状,阐述人工智能系统对教育的助推作用,引发了教学模型的变化。
成都市成华区智慧教育推进办公室主任代楠做《区校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与应用探索》的专题讲座。他分别从初创阶段的一体化推进、突破阶段的规模化应用以及变革阶段的教育数字化转型三个大的方面介绍了成华区智慧教育云平台的建设历程。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樊红岩教授的专题讲座为《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师数据驱动决策力》,她在讲座中指出,现阶段科技促进社会进化迎来新阶段,数据是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详细介绍了教师数据素养提升的四大步骤。
名校访学经验借鉴
在四川省教育科学院附属实验小学,该校信息中心负责人赵一博老师带来了一堂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课例《探秘太阳系》。课堂上技术运用合理,学生参与度高,目标达成度好。随后,副校长陈瑶做了《信息化建设助推教学评技一体化》的专题分享,从顶层设计、夯实基础、组织交融三个方面介绍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历程。
在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学员们参观了校园,该校信息中心主任袁伟做《智慧校园建设分享与交流――构筑智慧课堂、建设网络空间》的专题讲座。随后,武侯实验中学大单元教学背景下基于核心问题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大赛展评课《黄河的治理和开发-03诊治母亲河》开展。向蓉老师利用视频、地理景观图等资源融入课堂导入、问题探究等环节,学生同步利用线上平台和设备参与课堂。课程中“双线融合教学交流”的设计,在自学、讨论、展讲、评价环节能做到线上、线下同步交流,是信息技术融合课程的有效手段。
互相交流促进发展
4月21日,本次培训的结业典礼由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田继锋主任主持,重庆文理学院兰觉明教授出席。来自凉山、内江、攀枝花、遂宁和资阳五市的学员代表进行交流发言后,兰觉明教授细致的逐一点评。兰教授提出四点建议:一要以项目为依托,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二要以学科为单位,以工作坊为推手,打造学习共同体;三要深化推进校本研修,确保落地见效;四要聚焦活动,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我校信息中心主任关向男作为学员代表之一做交流发言,并获得优秀学员荣誉。
我校杜娅芬老师将于4月13日-28日参加主题式信息化教学能力创新培训(专项)软件编程能力主题培训项目。5月8日-12日,学科骨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在成都举行,我校石磊、黄海娇、陈烨、张崇伟、梅桂斌五位老师参培。
提升教师数字素养,赋能教育教学创新。我校教师必将加强学习提高自身,进步不后退,紧跟不掉队,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这轮新的教育改革中再立新功!
发言材料
(图文:关向男)
编辑:盐边县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