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四川省高中生物优质课展评心得体会 田维美
时间:2022-01-09 17:12:29   来源:盐边县中学校   查看:196

四川省高中生物优质课展评心得体会

田维美

2021年12月中旬,因疫情原因延迟的四川省高中生物优质课的评选活动终于拉开了序幕。我非常荣幸地获得了现场观摩的资格。两天的时间,有9来自我省不同地区的生物教师,展示了自己的风采。举办这次活动的学校是具有2162年不间断办学历史的成都石室中学。比赛在这么一座古朴、历史悠久的学校举行,更为比赛增添了一份来自远古的期待。我听了所有老师精彩的课堂,每堂课的亮点频发,给了我很深的感受。就几位老师上课的特点,我做了一下总结:

第一、导课

 导课是一节课很能出彩的部分,精彩而有效的导课能够迅速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不自觉地便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情境中来。教师精心设计的导课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动作”,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为学生即将进行的思维活动做好心理准备。这次展示的几位老师在导课的设计上,引人入胜,紧扣课题,十分精彩。泸州市高级中学的王曹珊老师,运用家乡精准扶贫的项目——脆红李进行导入,并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使学生开阔眼界的同时,也增加了学习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兴趣。 雅安市的唐红老师,通过学生展示课前预习脊髓灰质炎的发病机制,引导学生利用特异性免疫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善于分析的能力,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第二、教学语言

 教师在课堂中所运用的一切手段都必然产生和谐与魅力,课堂教学语言与学生的联系最为直接,其影响和感染力也非常突出。语言是教师传达给学生的最直观的信息,不论是肢体语言,还是口头语言。本次优质课的各位老师,在教学语言方面的合理运用值得我们学习。每位教师都把自己当成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并非是掌控一切的指挥官。在课堂的实验、讨论中,教师都走下讲台与学生共同探讨,倾听他们的声音。闵静老师在教学语言的运用上是其课堂最大的亮点之一。她始终面带微笑,用富有感情的声音、亲和的仪态跟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对于学生回答能给予客观的积极的评价。学生喜爱、尊重这样的老师,喜爱这种平等的、和谐的课堂氛围,他们能够充分得发表自己的看法,展示自己,所以教学效果非常好。成都西北中学谌新竹老师,语言极富感染力,很有激情,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现在的课堂中运用的越来越多。本次比赛,所有的老师都使用了这种教学手段。他们制作了精美的课件,课件中加入了丰富的图片资料,还有实验指导等内容。这种处理节省了课堂的时间,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了课堂效率。此外,大多数教师使用了实物展示台,这种设备的好处在于能够将学生的作品、实验材料等展示在大屏幕上,有很强的直观性,效果很好。但是不同教师对于实物展示台的使用情况不一,有些老师是为了展示而展示,如他所展示的仅仅是学案上的练习题,这就没有充分利用好实物展示台。

有几位老师的视频用的恰到好处,如富顺第一中学的范玉洁老师播放了因打鸟而坐牢的视频,引起在座的老师和学生的共鸣。

第四、重难点突破方面

 本次比赛,教师都能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并加以突破。每位老师都设计了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通过学生活动的开展,将生物体复杂的结构和生命现象以简单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比如种子的结构,怎么才能让学生记住生长素的作用等重要内容呢,几位教师都采取了实验的办法,将事先实验过的枝条生根情况放给学生看,并且指导学生分析方法,再在实验的时候,观察评价学生的表现,帮学生解决操作上的问题。如果没有办法准备材料,直接灌输,没有实物,也没有视频,略显生硬,学生机械记忆,效果不是很好。有部分教师还运用实物展示台展示学生的材料,大家在观看的时候,都兴奋不已,希望自己也能有机会展示自己,这不仅有效突破了重难点,也是对学生学习动机的良好激发。

第五、教材的处理上

 新课程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教材教”反映了教材观的转变,即视教材为主要的课程资源、教学线索,激活了教师的专业自主性,让教师以教材开发者的姿态,将个人特质、教学经验、教学才能融入到对教材的加工、改造之中。 本次优质课评比,谌新竹老师对教材的处理相当成功,她之前阅读了大量的资料,课前专门到当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拍摄抛秧的视频,通过各种资料搜集。她自己的眼界开阔了,就能够大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将更生活的东西与教材的理论相结合,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她在课堂上给大家带来了全新的感受,我们听到的不再是重复强调定义多么重要,不再是原理的灌输,不再是将教材的内容都强加在学生身上,她考虑到单纯的知识没有办法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增加筹码,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的能力,让学生自觉得形成关爱大自然的意识,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这次学习,我受益匪浅。只要平时勤学习、勤思考、善反思,我们都能够迅速成长起来,站在全省甚至是全国优质课大赛的舞台上。




 


编辑:盐边县中学校